小龙虾学院”背后的密码

位置:首页 / 新闻中心 / 媒体聚焦

媒体聚焦 admin 2019-05-31 00:00:00 1299

“技能+学历”两条腿走路,紧密对接市场抓质量——

“小龙虾学院”背后的密码

 

“小龙虾学院”学生在学习。资料图片

前不久,“首批‘小龙虾专业’准毕业生被预定一空”的新闻一出,江汉艺术职业学院饮食文化学院的学生和他们的学校成为了焦点。

由于该学院下设小龙虾方向的烹饪工艺与营养、餐饮管理、市场营销专业,致力于培养小龙虾行业人才,因而被网友称为“小龙虾学院”。“小龙虾学院”初建时一度引发争议,有不少人曾表示“为学生的前途担心”。沉寂两年后,“小龙虾学院”用就业数据,使得众多网友纷纷改变看法。“小龙虾学院”走红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?记者专程来到这所学校进行了深入采访。

学生掌握20多种小龙虾烹饪方法

餐饮设备120台、小龙虾养殖实训基地1万平方米、餐饮实训基地1万平方米……走进“小龙虾学院”这栋建立在当地龙虾城内的四层环形建筑,记者看到各类场景都与小龙虾元素密切相关,就连上公共课的小型阶梯教室里也会放置炒锅、调料等。

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,很容易将这里认作是后厨。但过去的两年间,饮食文化学院的学生在这个阶梯教室里,完成了思想政治、英语等理论课程的学习,这一切都源自于该院的“工学一体化”人才培养模式。

该院教务处处长王中秋介绍,学生必须完成技能操作和文化课两部分学业任务:一方面要丰富实践经验,在锅碗瓢盆面前“真刀真枪”地操练,做出更富营养、色香味俱全的小龙虾菜品;另一方面除公共课程外,还要进行营养学、管理学、龙虾养殖、虾壳深加工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。

“为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,学院教学坚持专业与产业、职业岗位对接,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,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,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,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,采取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滚动式教学模式。”“小龙虾学院”执行院长李加红说,“根据龙虾产业季节性特征,学生于行业淡季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课程,旺季(4—10月)在企业实习实训。为了在旺季让学生尽可能多接触小龙虾,我们甚至把暑假缩短至1个月,寒假增加至2个月。”

“这学期我有7门课程要考试,其中3门是实操实训课程,另外4门是市场营销、现代饭店管理等笔试课程。”即将获得第一批毕业证书的学生胡涛说,实操考试就是做一盘小龙虾,由3位老师各自从色香味形给出分数后再平均出来——有点类似厨师比赛的环节。经过严格训练,学生现已大多能熟练掌握油焖、蒜蓉、五香等20多种小龙虾的烹饪方法。

“从洗虾到烧虾全是门道,一开始没经验,清洗小龙虾时没几个人不被夹,有人甚至被夹出血。剪一份虾,也至少需要10分钟。”该院2017级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学生喻大双感慨,两年下来大家都将“七步剪虾法”熟记于心,“一刀头,二刀挑胃,三四刀剪虾脚,五刀挑虾线,最后两刀开背”。

在每年冬季小龙虾进洞冬眠之时,学院还会组织当地的养殖户、水产专家共同为学生答疑解惑。“我们学的不仅仅是如何烹饪小龙虾,也要学习小龙虾生长和繁殖知识,什么季节的虾出品较好,什么样的虾更适合做什么口味。”喻大双说。

“职业院校不仅得培养技能型人才,也得服务产业发展需要,因此人才培养的方向要能够满足相关产业链不同环节的需求。”李加红说,“为此,我们聘请了小龙虾产业各领域的专家、能手授课,邀请业内权威人士对教材编撰进行指导,建立了一支熟悉行业标准、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,希望通过‘技能+学历’的培养模式让学生能够‘两条腿走路’。”

“除了培养小龙虾行业人才,我们还成立了众创空间、文化传播公司和餐饮公司,采用校企合作方式,将企业需求融入专业规划、教材开发、教学设计、课程设置、实习实训等环节,使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形成‘合作双赢’共同体,实现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的有机衔接,形成产教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。”谈及办学理念时,李加红如是说。

小龙虾行业人才需求量大

“今年首批毕业的86名学生,已根据学校与企业签订的定向培养协议,全部实现就业,薪资在8000—15000元之间。”湖北省潜江市市长龚定荣表示,学生之所以有“高薪”,一方面与小龙虾烹饪的技术含量相关,另一方面也与产业人才短缺的情况有关。

据《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(2018)》显示,2007年中国国内小龙虾养殖产量为26.55万吨,2017年猛增至100万吨,10年间约涨2.77倍。小龙虾经济总产值2017年突破2600亿元,仅小龙虾流通经纪人就有10万余人。

与此同时,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处长赵文武在今年3月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,2017年全国小龙虾的养殖面积在1200万亩,其中湖北的小龙虾养殖面积占比65%左右,而2018年全国小龙虾的养殖面积已增至2000万亩。

湖北潜江的“油焖大虾”、江苏盱眙的“十三香龙虾”、江苏南京的“金陵鲜韵”系列、湖南南县的“冰镇汤料虾”……小龙虾产量和产值均突破新高的背后,是居民消费热情的持续高涨,从路边摊位到高档酒店,从网上外卖到家庭厨房,小龙虾在消费市场不断“攻城拔寨”,各地形成了一大批知名小龙虾菜品和餐饮品牌。2018年夏季,甚至有10万只小龙虾从武汉搭乘铁路运抵莫斯科,“征战”世界杯。

可以预见,未来一段时间内,小龙虾在餐饮市场上仍然会备受青睐。

湖北潜江正有着“中国小龙虾之乡”的美誉,这里也设立了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。据该交易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,按照目前小龙虾烹饪行业的收入行情,具有3年工作经验的厨师月薪可高达3万至5万元。在这里,几乎人人都能和小龙虾多少产生点关联——在潜江这个103万人口的城市中,大约有13万人从事着与小龙虾产业链相关的工作。

基于成长中的小龙虾消费市场以及学校的地缘优势,李加红非常看好这一产业,称小龙虾“还能火爆30年”,“龙虾产业组织化、集约化程度不高,粗放式养殖、小规模养殖仍是主流,行业协会、大型合作社、龙头企业等组织培育不充分,意味着小龙虾的消费市场还有待充分挖掘。”

“当前我国小龙虾产业发展迅猛,相关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,行业人才需求量极大。”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永华说,“‘小龙虾学院’正是迎合了产业的发展需求,以就业为导向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利用教育补充社会发展所缺的短板,培养社会紧缺的人才、培养行业急需的人才,推动专业与产业高度衔接,因此实现了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。”

从“小龙虾学院”看职教未来

“一直以来,就业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,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,一边是企业面临招工难、用工荒。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之间的‘错位’,说明经济发展急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。”长江职业学院院长田巨平认为,“小龙虾学院”之所以火了,关键在于办学特色鲜明,紧密对接了市场需求。这也启示只有牢牢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,避免管理松散、培养目标模糊、理论脱离实际等人才培养窘境,职业院校才能大幅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。

在前不久的全国两会上,职业教育话题成为一大热点。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,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;改革高职院校办学体制,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转为应用型大学;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入,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。

“政府工作报告将为高等职业教育注入巨大活力,高端技能人才会越来越成为市场上的‘香饽饽’。”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,像“小龙虾”这类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和培养过程中要实现可持续,必须遵守两条刚性原则:一是要尊重市场,有什么样的市场需求就培养什么方向的学生;二是要尊重专业,专业设置不能无限向下窄化细化,也不能针对某个具体工作对象设置专业。

而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在专业结构调整过程中,既做“减法”,也做“加法”,不追求大而全,强调专业与地方产业和职业岗位对接,通过依托优良传统和优势资源,集中力量办好教育、表演、设计、小龙虾产业相关专业等特色专业群,不断提升专业服务地方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。

“在专业建设过程中,学校强调要紧贴行业建专业,毕业证书要与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对接,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,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,教学资源与行业资源对接。”江汉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李飞告诉记者,该校学前教育学院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,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“学—教—做”交替循环教学模式,形成了“全方位,全过程,多形式,多主体”课程融合实践教学体系,实现连续5年的专场招聘会上,待聘岗位与毕业生的比例均在6∶1以上。

无独有偶,长江职业学院与国内200余家知名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,把学生当成“准员工”培养,设置“校内课程”“校内课程+企业课程”“专业实践+企业课程”,使得播音与主持、游戏设计、服装设计与工艺等18个专业的学生入学即实现100%就业;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紧贴区域发展需要,建立与产业联动发展的专业体系,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联合培养平台与全面融通的人才培养体系,实现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5%以上,并入选“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”……

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、校长李洪渠认为:“‘小龙虾学院’的火爆牵出了职业教育发展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高质量发展等课题,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与市场实现无缝对接,同时要引导合适的学生进入适合的专业,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。如此一来,‘小龙虾学院’就会遍地开花,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将驶向快车道,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也必将更加强劲。

027-87637558 /18607159281 扫描微信